2009年11月26日星期四

集體自殺在香港

想不到,香港終於跟上了日本的步伐,開始發起集體自殺的討論。這單新聞讓我關注到,facebook 的威力和影響力是何其大,一傳十,十傳百,讓一群群有共同思想的人聚集起來,要傳達的訊息有時甚至比遊行更見效果。然而,香港社會是奇怪的,某些高調的討論話題和活動,只要是不被大眾接受,即使是做得再張揚,都總是會被刻意埋沒起來,好像那些關乎所謂道德倫理的,總是由一些私營機構來代替那些弱勢社群發言。只有當嚴重性涉及到關乎生命的,人們才會覺得是迫在眉睫,社會的關注才慢慢地浮現出來,反應好像來得有點後知後覺。我並不認為關乎生死的事才值得去被注視。在這樣的社會裡,我反而覺得,沒有這樣的一群人發起這種討論才是怪事。

網上現自殺群組 警方調查
(明報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14:10

社交網站 facebook 出現相約自殺的討論群組,警方即時跟進調查,並強調教唆自殺可判囚14年。

有社工發現,天水圍一名曾經自殺的學生,是該自殺群組的成員,該群組更相約於下月一起自殺,該名社工於昨日報警。

元朗警區指揮官李建輝表示,昨日收到報案後,已即時採取行動,通知元朗區中學校長會,於今日開會討論。警方亦會在兩天內,與社署和教育署召開聯席會議。

他表示,參與這個群組的成員,不一定局限於元朗區,可以居住在香港其他地方甚至海外。他呼籲學校和家長都加強留意青少年的上網行為,宣傳積極生命的訊息。

警方表示,商業罪案調查科 的科技罪案組會跟進這宗事件。李建輝指出,根據法例,凡教唆或唆使他人自殺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重判入獄 14 年。

被問到警方是否會監察網上討論區時,他指警方不會主動監察香港的傳媒或網站,只會在收到線索時,才展開調查。

(即時新聞)

2009年11月24日星期二

《The Whole Lesbian Sex Book》

上年聖誕,友人送了一本《The Whole Lesbian Sex Book》給我,有一次,一位朋友(男)上來我家閒談,他眼睛銳利,竟然看到我書櫃的角落放著這本寶典,頓時對這書十分感興趣。我拿下來給他看,他看得津津有味,不過跟我和愛人一樣,都產生了同一個疑問 - 為何書中會建議女同志用假陽具?朋友認為既然是女同志,就代表著不喜歡男人,為何要用一根類似男性的生殖器作為滿足慾望的條件?我試著解釋,這可能是心理上不喜歡男性,生理上則沒有所謂的人才會用得著。有時好奇,寫這本書的人到底是怎麼想呢?但無論如何,我不會模仿就是了(笑)。

2009年11月21日星期六

可樂杯碎了

今天,被家人打破了我早前在麥記換的玻璃可樂杯,我第一個反應是:為何不可以小心一點?
(我承認,我不夠好,我沒有首先問家人有沒有弄傷,但或許,就是因為我知道沒有出血事件。)

記得當時這款杯有幾種顏色,我不知換甚麼顏色才好,於是就選了愛人喜歡的紫色,我跟愛人說:「以後你來我家,我就給你用這個杯子。」現在,杯子碎了,我真的不高興。我告訴愛人,她第一個反應是:「下,買唔到嫁 la wor……」或許,我想要的就是這麼簡單的一種著緊和願意站在我的立場去想一想我的感受,而不是一副「好小事啫」的樣子。我不高興,不是因為杯子破了,而是因為,家人從來都不懂珍惜屬於我的東西,不知道那些東西對我來說有多重要,不知道一個水杯可以有甚麼意義,而每次當我試著去解釋的時候,總是換來一種「沒甚麼大不了」的回應。坦白說,我很失望,每一次都如是。

2009年11月20日星期五

Rollei B35

突然覺得,老爸其實是個藝術人。自小就給我聽鋼琴音樂,教我如何操作一部相機,小學時代要寫書法,他說我寫得不好,要我再寫。然後,長大了,父母離婚後就再沒見過爸,但今天的我,卻還是很喜歡唱機播著的那一曲 Ballade Pour Adeline,卻還是不忘留下一幀照片寫下心情,卻還是知道字寫得好是對自己起碼的尊重。搬了幾次家,小時候的東西大都棄置得七七八八,但一直留下了這部看來已經壞掉了的相機 - Rollei B35,它就好像是老爸曾經存在於我生命中的唯一證明。早幾天在網上搜尋這部相機的資料,原來德國製造的這個型號極為罕有,於是更加令我產生一份情意結,可惜測光表好像真的一動不動,很想把它修理,但價錢該比買部新的更貴,只好把念頭打消,留著這一份早已逝去的情。







2009年11月19日星期四

10th 18th

這兩天冷得要了我的命,我們的香港到底怎麼了?才不過十一月,就低於十度,幾天前卻還有二十多度。回想起最初跟愛人一起的時候,又是冷冷的天氣,捉著愛人的一雙手,她的手是冷冰冰的,而我的手,剛好給她適當的溫度。就這樣,我就一直記掛著這種感覺,直到現在。總是覺得,身體和感官的記憶,總比我們的腦袋來得細膩和長久。記得愛人給我沖過一杯熱蜂蜜,到我以後每次嗅到蜂蜜的味道,就會想起她,然後嘴角就不自覺地泛起微微的笑意。我常跟愛人說,她身上有種獨特的香味,即使閉上眼,她不說話,我也可以分辨出在我身邊的是不是她。人體的構造的確是十分奇妙,即使是很微小的事情都可以牽動我們的神經。或許,我們就是一直依靠這種感官記憶愛下去。

十個月了,今年的冬天,不能牽你的手,只能隔著電腦屏幕吹熱空氣。

2009年11月18日星期三

醜化非 lesbian 之嫌

不知怎麼,在 hkblog 裡經常看到一些談論同性戀的 post,可是我總不敢認同,因為那些人的觀點,總是不夠中肯。好像前陣子有人引用一句說話:「異性戀的婚姻是有目的的,是為了生兒育女;而同性戀的愛卻是不含雜質的。」我認為,這完全是「攞黎講」的。一句說是「婚姻」,一句說是「愛」,根本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課題,怎能拿來作比較?而句子本身更有貶低異性戀之義。都是那一句,即使身為同性戀者,我相信不是每一個都希望自己的同類是這種蠻不講理的人。

說回正題,今天在 hkblog 看到的題目是:「為啥靚女都是 lesbian?」
又是一開始就下了定斷 - 靚女都是 lesbian。網主題到的是,男生對 lesbian 都不約而同地產生興趣,「相信這大概是叫每個男生最無奈的事了」,網主這樣說,我實在不敢認同。奇怪的是,網主又怎會知道「每個男生」都有這樣的想法?難道他一個人就可以代表「每個男生」說話嗎?還有,就我認識的人當中,就有不少直女都是很漂亮的,亦有不少 lesbian 都是不漂亮的,他又怎能概括而論「靚女都是 lesbian」呢?又或許,美與否,只是觀點與角度。但在這句句子看來,跟本文第一段的主旨有類同之處,就是句子本身就帶有醜化非 lesbian 之嫌。

網主最後還說:

其實當日在大家得出 "為啥靚女都是 les?"
這個結論背後,我很想問,
為什麼我身邊的男生都是直的?

我實在想回應他:「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身在 gay 的圈子裡。」

2009年11月17日星期二

愛的距離 Love Distance

1 billion millimeters to 0.

sagami original 0.02 安全套廣告,看完了,突然明白,愛的確要帶點距離才不會危險。
然而,卻又十分期待零的一刻。

http://www.lovedistance.jp/

2009年11月13日星期五

何謂專業?

專業 - 一個多麼高尚的形容詞。身在設計行業裡,許多時,都聽到「有一門專業真好」,「給我一點意見吧,你是專業的呀」,「用你的專業眼光,你覺得這樣好嗎?」之類的話。到底,何謂專業?環顧身邊的朋友,有中五畢業出來做事的,有讀了個文憑甚麼的然後才出來社會大學渾的,有實實在在拿了個學位或繼續深造的。除了中五畢業的那一群,其餘的,都總被貫上「專業」這個只有大膽假設,卻沒有小心求證的形容。為甚麼中五畢業但做了很多年設計的人,就不能成為一個「專業」的設計師?讀過設計課程的,即使不了解行業的運作也被期望成一個「專業」的設計師?為甚麼一些老闆總喜歡以一張沙紙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專業」?一些人總是喜歡以一些自己的準則和表面條件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專業」?走在商店裡,如何判斷那位售貨員是否專業?就憑消費一次的對話嗎?我想,那是既膚淺又帶著個人主觀情緒的。所以我不明白,為何有些人能在對一個人的認知很淺下就能判斷他或她是否「專業」。或許,是因為每個人對「專業」的定義都不同吧!有人認為有一張證書等於「專業」,有人認為能滿足客人要求等於「專業」,有人認為能糾正客人的錯誤觀念並提供優質服務等於「專業」,有人認為對自己的行業運作了解等於「專業」,我甚至聽過一個極其無溪的說法 - 有數據等於「專業」。當人人都在渴望和尋求「專業」的時候,到底自己知道甚麼叫「專業」嗎?又知道「專業」一定就是「優質」和「高尚」嗎?

在現實裡,的確有一些事可以印證有些「專業」未必一定是大家想要的。

早陣子,在報章裡看過一篇報導是這樣的:

一位十來廿多歲的年輕人一次突然身體不適,到診所求診,醫生初次診斷說他沒有大礙,於是他便回家休息。翌日,他仍然感到身體非常不適,在家人的幫助下撥了 999,醫護人員把他送到急症室,急症室的醫生也說他沒有大礙,醫生還說:「沒有數據顯示你的身體有任何問題,請你回家……」之類的話。怎料,這位年輕人在一段很短的時間內因病身亡,原來他患的是一種新型流感。

上述的例子,足以證明是醫生高估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漠視了病人的權益。行醫是一個多麼講求專業的行業,竟然會出現在這種錯誤,就是因為有些人太過相信自己的所謂「專業知識」而主張「專業」就是好。

我在這裡不是想說「專業」不好,而是想說,有很多自以為專業及追求專業的人,卻沒有了解到何謂專業。在我眼中,真正的「專業」不單止是講求對行業的認識和了解,更不單止是講求數據,而是要做到將自己的「專業」全面地融入到各個領域,兼顧到「專業」以外,病人(或客人)的真正所需。相信沒有病人想要一個只有「專業」但無情的醫生。

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

Hong Kong Pride Parade 2009

2009 年 11 月 1 日,一片粉紅。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遊行,想不到不是六四,不是七一,而是這個特別的日子。香港同志遊行,對我來說是有影響力的,要別人認同自己,先要自己認同自己。雖然愛人不在自己身邊,但還是要盡一分力去支持,站出來面對大眾,就是認同自己的第一步。眼見有些人可以為自己感到自豪,身體力行,表現自己,真的令人振奮,除了欣賞,還帶著一點點羡慕。我跟自己說,來年一定要跟愛人手牽手出席這項盛事。畢竟,能做自己,不委曲求全是一件光彩的事。一起高呼「攣直共融,平等互重」的口號吧!在此希望攣直之間真的可以有個和諧的社區,人與人之間可以明白彼此的差異性,接納各種異於自己的人。

Love is a human right.





6th 18th

晚上十一時,雨下得十分猛烈,看著電視屏幕下方標示著今夜可能掛上更強的颱風訊號,突然收到你從遠方的來電,是驚亦是喜。驚是擔心你會不會有甚麼突發事故,喜是在這幾天裡可以聽到你的聲音,你用往常一樣的聲線跟我說話,讓我知道充滿你心裡的人其實是我,在相隔不知幾公里的空氣之中,只有在耳際的聲音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這一刻我才知道我是多麼的想你,多麼的捨不得你。

很快,半年了。你問我是否記得今天是甚麼日子,坦白說,沒有刻意的記住,卻從來不會忘記。因為紀念日從來只是一堆數字罷了,然而惦記在心裡的人和事,總不會輕易忘記,雖然說以後的事誰也不能保證,但我知道無論如何大家心裡有過彼此的存在。

有人說,分隔異地的愛情是甜蜜的犧牲品。我說,幸福不是在他方,不是在遙遠的未來,而是早已留下在我們心裡,掌握在我們手裡。如果有一天我失了憶,希望你還會在我身邊,告訴我跟你說過一句「我愛你」。

有感而發

當我再一次費煞思量甚麼是愛的時候,不果。在感情路上,一波三折,在談過幾次戀愛之後,才發現自己對愛情根本一竅不通。或許,人在經歷過一次最深刻的愛情之後,就再不能同樣地愛上一個人。往後的每一次戀愛,都只是在懷緬過去。愛得盲目之時,自以為又找到了最適合的那位,卻發現愛總是在時間中慢慢流逝。原來,最心痛的,不是失戀,不是愛得太遲,而是在分手後才明白到原來自己從沒愛過對方,或是對方從沒愛過自己。到那時才恍然大悟,那段不知怎樣形容的關係,教人感到悲哀。回想起來,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最難堪的是,竟一直被一個不愛自己的人佔有著自己的身心,那種感覺,相比起被拒絕,被拋棄,更加無地自容。就像赤裸地囚禁在一個陌生人前,一樣的難堪。我總是以為,自己不會傷害愛著的那一位,愛我的那一位也不會傷害我。然而,我們都錯了,在愛的人面前,才會這麼的坦白,才會沒有防範,才會不自覺地傷害了對方。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應該太輕易地投入一場戀愛,好像很多人那樣,即使遇上了,也刻意的忽略,直到遺憾存在心裡,直到證實了自己的愛,也證實了對方的愛,才去討回原來早已逝去的愛情。雖然那是錯過,但總好過發現相戀的背後原來只是單戀一場,一場勉強的湊合,委屈了別人,也委屈了自己。

常聽說在愛情裡,無風就不要造浪,愛情不是可以挑戰的東西。在愛海裡的心,比玻璃還要脆弱,一觸即碎,卻又可以比鋼鐵一樣強,承受無數的打擊。然而,當有一天,心不再碎,也不再感到甚麼是打擊的時候,就是完全免疫了,大概以後也脫離了戀愛人士的行列。沒有再愛的能力,是何等悲哀!

寫於 9-3-2009 中午

《一百萬零一夜》 (Slumdog Millionaire)

近年難得一見的好戲,先說故事背景,一位在孟買貧窮區長大的少年 (Jamal),為了讓喜歡的女孩看到自己,參加了百萬富翁遊戲,一夜之間由「茶水仔」變成了百萬富翁。節目主持不相信這是他的實力,認為專業人士最多都只能夠贏得十多萬,一個孤兒根本不可能答對所有題目,成為百萬富翁,於是一口咬定他是出術,並通知了警方以欺詐的罪名將他逮捕。Jamal 卻堅持自己沒有出術,在警方的嚴刑逼供下,Jamal 把自己的遭遇娓娓道來。原來百萬富翁的答案,正是他最慘痛的人生經歷。原來,他多麼希望自己不知道答案。

故事劇力逼人,節奏緊湊。導演把每一題的答案都寫實地呈現觀眾眼前,並且把多種感情細膩地刻劃出來,兄弟情、愛情、惦記亡母之情等。主角 Jamal 的性格設定非常正面,給人樂觀的訊息,雖然自小活在貧窮線下,卻抱著一顆純真和善良的心。相反,Jamal 哥哥的性格設定則非常貼近現實,由小時候已經為了幾塊錢而出賣弟弟的明星親筆簽名照片,到長大後奪去弟弟的女友,三番四次的站在利益的一方。然而,卻清楚地看見他內心的掙扎,遊走於人性的兩極,為了救弟弟和逃走而捨棄弟弟喜歡的女孩,最後還以自己的性命成全女孩去找回弟弟,是現實中的悲劇英雄。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題,美金上的人像到底是誰?答案竟然是這樣的,當 Jamal 和哥哥坐火車逃走而流落到美國時,因為到了遊客區假扮導遊,及到寺廟前偷鞋子去賣而賺到一點錢,後來在行人隊道裡聽見孩子在賣唱,細看下才知道他是昔日被敵人挖走眼睛的「三劍俠」其中一俠。Jamal 立刻拿出一張大鈔給他,孩子嗅一嗅鈔票:「是美金嗎?」Jamal 告訴他:「是。」孩子不相信:「別耍我!」Jamal 說:「沒有耍你。」這時孩子才開始認出他是 Jamal,孩子問:「美金上的人像是誰?」Jamal 說:「不知道,眼大大像女孩子。」孩子說:「噢,是 Benjamin Franklin!」

這部電影能給人很多的反思,如果獲取一百萬的代價是這種一生都不堪回首的回憶,試問誰又會稀罕?但這反而是人生的寫照,窮一生追求利益的沙林(Jamal 哥哥)最終卻得到悲慘下場。只希望擁有一段平凡愛情和生命的 Jamal 卻成為了沒人認同的百萬富翁。世事往往如此。大概,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和經歷,我不會經歷跟你一樣的事,你也不會經歷跟我一樣的事,沒有所謂的高低,沒有所謂的多少,就好像電影想告訴的道理一樣:

A. 是他知道真相
B. 是他出術
C. 他是天才
D. 是命中註定

答案:
D. 是命中註定!

隨筆

別人說,愈是了解,愈會發現一個人的醜陋。而近來我卻體會到一件事情 - 愈是了解,愈會發現一個人的美麗。或許,是我學會了包容。又或許,當愛上一個人的時候,瑕疵都不會放在眼內。這份美麗,能否持續,是在於自己。

我對愛情的表達,大概已嚇怕過很多的人,但這一刻我仍然感到幸福,感到自豪,因為我知道自己還有拼命去愛的能力。或許是長大了,我開始明白,人不可能一生都執著於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在愛的過程裡,最大的得著,就是學會了自愛。年輕的時候,受不住分手的折磨,想一死了之,後來才發現,世上沒有一個人值得我這樣做。回頭才發現那不是愛,那只是執迷和沉淪。愛一個人,才不願意讓他背負這種難過的心情。放手,是因為換了愛的方式。珍惜,是因為總覺得每一次都是最後一次。如果我不幸遇上了意外,我希望你記憶裡有我最後的一個微笑。

《蠍愛》讀後感

圍繞著幾個女人而發展出的同性戀故事,劇情太過在意料之內,沒有甚麼驚喜。主角周旋在幾個追求者當中,這樣的情節太過戲劇化,恕我未能感動。然而左佑希對尹皓霜的感情可謂描寫得最豐富的,作為第一女主角的尹皓霜性格是分明的,但相比之下左佑希給我的感覺來得吸引,因而令第一女主角尹皓霜失色了,是作者的失敗之處。但我最喜歡的角色其實是黑木實,他在故事開始時的個性是十分酷的,卻在後來不知不覺地淪為了完全不酷的配角,真是極之可惜的事,令我想起 Deathnote 的夜神月。至於楚文這一角,作為尹皓霜的前度情人,提及的篇幅未免太少了。五年的感情,感覺上只是在一兩次對話中輕輕的略過,看不出主角對這段情有何所謂的「放不下」,所以在後來故事發展成尹皓霜跟左佑希走在一起,是最意料之內的事。

我只是在想,如果尹皓霜成為我故事裡的其中一角,必定是件很有趣的事吧。

時也命也運也

一再看朋友的 Blog,看到這一篇,若有所感。人雖有分高低,卻有時勢造英雄之時。他日之命,何必在意?既非賤,亦非貴,時也命也運也。

古文分享:時也命也運也

時也命也運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靈雞有翼 飛不如鴨;馬有千里之程,無人不能自往;人有凌雲之志,非運不能騰達。文章蓋 世,孔子尚困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釣於渭水;盜跖年長不是善良之輩,顏回 命短實非兇惡之徒,堯舜至聖,卻生不肖之子;瞽叟頑呆,反生大聖之兒;張良原 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為齊國首相;孔明臥居草盧,能作蜀漢 軍師;韓信無縛雞之力,封為漢朝大將;馮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無封;李廣有 射虎之威,終身不第;楚王雖雄,難免烏江自吻;漢王雖弱,卻有江山萬里;滿腹 經綸,白髮不第;才疏學淺,少年登科。有先富而後貧,有先貧而後富;絞龍未遇 ,潛身於魚蝦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 木不長,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

昔時也,余在洛陽,日投僧院,夜宿寒窯,布衣不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飢 ;上人憎下人厭,皆言余之賤也!余曰:非吾賤也,乃時也運也命也!余及第登科,官至極品,位列三公,有躂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 捧秧;思衣則有綾羅錦緞,思食則有山珍海味,上人寵下人擁,人皆仰慕,言余之 貴也。余曰:非吾貴也!乃時也運也命也!蓋人生在世,富貴不能移,貧賤不可欺 。此乃天地循環,終而復始者也!
                           
宋朝宰相 呂蒙正

期望

別人對我的期望,是一種負擔。以前的我,享受這種期望,因為我有信心能夠達到他們所預期的。同時,我為自己能夠達到甚至超越他們所預期的而感到驕傲。但後來,因為間歇的失手或令人失望,我慢慢意識到,只要不讓任何人對我抱有期望,我就會活得稍為好一點,不再有那種令人失望的挫敗感。然而,沒有別人期望的人生,其實是十分灰暗的,因為事情要做得很糟糕才能使別人對自己沒有期望,但我還是習慣了摧毀別人對我的期望。結果,我有時刻意地把事情做得很糟糕,慢慢失去了原來的自己,沒有去爭取原本想達到的一切。我說過,即使我有能力,我都不會做到滿分,做任何一件事都不會,那是因為我害怕,害怕會有令人失望的一次,那種自己令人失望的感覺,比承受別人所給我的失望心情更加難受。

有些事,我不想告訴任何人,都是因為我害怕,害怕那種負擔,更害怕看見別人不能掩飾的驚訝表情。

曾經,我跟人說,這世上沒有難以啟齒的事,我真的這麼認為。直到最近,有一個人慢慢地走進我的心,我才發現,原來在我心裡某個角落,是任何人都碰不得的,為此我感到痛,因為我發現了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

如果你感覺到痛,那是因為我在痛,就好像,我一樣會感覺到你的痛,如果我的痛會弄痛別人,我只能說對不起,那是蠍子的本性。

X Live

終於都看了期待已久的 X Live,這場 Live 實在是太有感覺了,百感交雜!就正如別人所說的,看 X Live 能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樂。一直以來喜歡 X 的原因並不是純粹覺得他們的音樂出色,我相信世界上絕對有比 X 更出色的音樂。然而他們的每一次演出都在做真實的自己,每一次都那麼驚喜,那麼感動,那麼富有生命力,不是為了滿足歌迷或聽眾,也不是要做甚麼壯舉(雖然偶爾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壯舉,笑)這是我對 X 的感覺吧!

值得記下的有:以 The Last Song 作開場白好像是一種解散後的延續,X 果然相等於無限。快歌令我完全沉醉在節奏之中,達到持續了好一段時間的忘我境界,太興奮了!至今都只有 X 能令我這麼的投入一個 Show。Bass Solo,只覺得 Heath 十年後依然是那麼帥。終於嘗試了一直渴望的萬人大合唱 Tears 及 Endless Rain,感動到差點落淚。那一刻對我來說意義重大,"Dry your tears with love","Let me forget all of the hate, all of the sadness",我相信這是我一生都會感動的回憶。我的可愛小公主擲玫瑰花及鼓棒,雖然不會拿得到,但只要看都會怦然心動,忍不住大叫了 "Yoshiki, I love you."回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十分瘋狂!然而,這是我等了很久的一刻。hide 的影像在螢幕上出現了很多次,設法讓自己感覺到他在台上的風采,沒有見過他卻竟然有點想念他,他始終是 X 的靈魂吧,然而他只能活在歌迷心中。中場休息為 Heath 大合唱生日歌,這還是第一次在演唱會中唱生日歌吧,還有伴奏…… 小公主在鋼琴和鼓之間的交錯演出感覺精神分裂卻又令人大開眼界。「給愛麗絲」及「夢中的婚禮」等即興演出完全表現到小公主的孩子氣 ,太可愛了!Piano Solo 雖然在 youtube 看過別的 Live 很多次,但原來現場感覺比想像中更出神,他倒在地上的一刻我真的呆了眼,Drum Solo 更不用多說,破壞力十足是想像中的事。大概今次不算嚴重了(笑)。謝幕為 hide 公仔淋水這個場面又有想哭的衝動,看到了友情的可貴。要走了,捨不得!但我會好好記住這一晚!

P.S. 其他的,在心中!一次過擁有了太多的快樂。All are my love.





"Yes, we can!"

"Yes, we can!" Barack Obama.

簡單的文字,深層的意義。奧巴馬創造了歷史性的時代,黑人總統打破了歷史以來的界限。原來有些幾乎沒可能的事還是有可能的。在他的演說裡,我看到積極求變的決心,是革命的開始。然而要收拾布殊的爛攤子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進,只能默默地造化。

"God bless you. And may God bles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arack Obama.

《難耐》鄭浩文

在報章的專欄看到了一篇散文叫做《難耐》,很有感受。內容大概是圍繞著米蘭昆德拉的那部書《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而寫的。這又讓我想起了何超儀在《蝴蝶》裡說過的一句話:「想一想,你覺得自己在甚麼時候是最有重量?」然後我的思緒又回到了這一刻。我很明白筆者想說的是甚麼,他說英文的譯名來得傳神《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不是 Life 而是 Being,如果說是 Life 那未免太過平鋪直敍,未足以形容為一個 Existence。

至於何謂難耐,筆者認為就是當理想、取捨、甚至存在本身都無甚意義的時候,人都是難耐如斯。當生命裡出現了不能承受的輕,就好像共產主義的年代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理想和取捨,人們視愛與性為生活裡的依歸。然而在這樣的大氣氛下愛與性都只不過是慰藉生活的理由,它固然是沒有重量的,更惶論塵世間的其他追求,這種難耐幾乎是無法克服的。

筆者說:「過去似有太多成規太多成就,卻遺忘了對人生的絲絲浪漫、淡淡哀愁」,令我深深感嘆。「Dream like you'll live forever, and live like you'll die tomorrow.」認同筆者所說的,後者來得容易一點。「在凡事皆輕的前提下,再活潑再剛強的精神也只能無可奈何地慢慢自毀」。有沒有想過回答何超儀的問題?生命到底有哪一刻是有重量的?你到底在哪一些人眼中是有重量的?「很多人說尋求的意義本身就在過程而非結果,但結果本身的無義卻讓我煩惱不已、躁動不安。躁動不安,亦因為有另一個我在內裡掙扎。並非如我想像般瀟灑,只因那兩個我不斷往兩個方向走,有時舊的我稍佔上風,有時新的我力挽狂瀾。或許正是這南轅北轍的兩個我使我「兩頭不到岸」,或者人生的意義本就是不斷發掘更多更多的我。」花了一些時間去嘴嚼筆者的每一個字,然後,發現有時自己抱持著的也是同一種想法。

「永遠失去一些東西,亦永遠得到一些東西。」這是人生裡不會完結的課題。

藝術是甚麼?

藝術是甚麼?如果你認為藝術單純是美感,單純是漂亮的東西,或者是能夠讓你有氣質的玩意,那麼便大錯特錯了。不要以為學習藝術你便可以成為一個很有氣質的人,也不要為了氣質而學習藝術,因為這樣你永遠不會發現藝術的真諦。

文學並不單止是在文字上雕花,如果你認為文學單純是寫出一句美麗的句子,我想那是膚淺的;攝影並不單止是拍下一張漂亮的照片,如果你認為攝影單純是拍下一張完美而沒有缺憾的照片,我想那並不是攝影;音樂並不單止是譜出動聽的樂章,如果你認為音樂單純是譜出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我想那是不夠的;繪畫並不單止是畫出美麗的圖畫,如果你認為繪畫單純是畫到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我想你還沒有了解到藝術的意義。

藝術是甚麼?偉大的藝術是能讓你自己感到釋放的,是能讓你的心靈得到撫慰的,再偉大的藝術是能在你撫慰自己的過程中同時撫慰別人的。藝術從來不是用來展現你的過人之處,也不是用來拋書包的。如果你把藝術看成是一種才華,看成是一種比別人高尚的能力,我想你本身就不是一位藝術家。

熱水無限好

從網上看到一樁笑話,看來滑稽,其實也挺無聊的,但卻是現實的縮影。簡單的一件事總是會被複雜化再複雜化,因為人總是沒有共識地各有各說,世界便因此而變得混亂起來。久而久之要解決的問題似乎不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達到彼此之間的共識,世界才會和平。

熱水無限好。
人類總是忽略熱水。
大學裡沒有熱水系,圖書分類沒有熱水項, 連 RPG 裡都沒有用熱水燙死敵人的魔法。
雖然熱水不是人類發明的產物,但他在人類社會中卻佔了相當重要的一環。 所以,看不起熱水者,必為熱水而哭泣。
依照勞倫斯提出的蝴蝶效應, 被忽視的熱水總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發揮決定性的改變。 熱水改變了人類的歷史,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可是我們卻把他當作一隻在火車站賣口香糖的蝴蝶,視而不見。
為了彌補歷史的錯誤,為了證實人類的智慧, 身為一個優秀的大學生,更應該挺身而出捍衛熱水的尊嚴。 可是許多大學生總是醉生夢死,就和這社會一樣的墮落,
於是熱水就在人們的忽視中,漸漸的被遺忘…… 被遺忘,可是他依舊存在。 他仍然在宇宙間佔了一席重要的地位。
就像是佛利札洗澡要用熱水,夏亞泡茶要用熱水, 幽助賣麵要用熱水,鬼塚英吉浸香港腳要用熱水。
或許如同淑本華所說,有一天失去了熱水,我們才會體會到他存在的偉大。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麼的無知。
身為一個大學生,早在冥冥之中注定要參透這人生的哲理。 大學流傳著一個相當可怕的詛咒,這夢魘總是在學生們的心頭流竄。
絕不要在十一點的時候洗澡,否則,你將會體驗到哈利波特二:消失的熱水
十點多,正是大部分同學回到寢室的時候。
放下背包,走進浴室,脫掉衣服,打開水龍頭,洗個熱水澡。 似乎就像打開機油,倒進鍋爐炸個雞排,把他全吃掉就會拉肚子,一樣正常。
錯!
如果事情像你想的這麼簡單,那這個世界還需要留言板作什麼? 並不是水龍頭打開就會有熱水流出來, 也不是你拼命搓水龍頭就會有熱水射出來, 更不是你用舌頭一直舔水龍頭就有熱水滴出來。
如果你唸小學,你相信每天可以洗熱水澡,是天真。 如果你唸大學,你相信每天可以洗熱水澡,是無知。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矣,必先沒有熱水, 這樣的格言在大學造就了多少的偉人, 多多少少烈士在打開水龍頭之後慘烈的犧牲,
又多多少少英雄洗澡到一半的時候為國捐驅。
費爾巴哈說,熱水決定了政大學生的文明發展。 我們總在哀嚎遍野中,建立起我們沒有熱水的文化特色。
即使有些同學努力蒐集七顆龍珠而獲得熱水,但那也只是暫時的。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熱水終究會離你而去。 見到水溫逐漸的降低,便可預見 hp 慢慢的往下滑,
也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體會到,熱水無限好。 一般的水龍頭打開沒有熱水, 這時候就會想到人類有一種發明,叫做電熱水器。 還好學校有裝幾台電熱水器,
沒有熱水的時候這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又錯!
如果大學浴室裡的電熱水器可以用來洗澡的話, 那還要 BBS 做什麼?
有些人就是不信邪,或者是逼不得已去用熱水器, 但見水龍頭轉到底,只看到有幾滴水流出來。 我又不是來裝泡麵的,這樣的水量我不如去洗飲水機還比較過癮。
對啊,洗飲水機,這麼聰明的方法我以前怎麼沒想到, 大學還需要鍋爐和電熱器作什麼啊, 以後每間浴室擺一台飲水機, 還可以一邊洗澡一邊泡麵,真是兩全其美啊。
說了半天,應該很多人疑惑,為什麼大學宿舍會沒有熱水? 好好的一個宿舍為什麼會沒有熱水呢?
蘇格拉底:熱水是人在用的,大學宿舍不是人,所以大學宿舍不用熱水。
柏拉圖:這是因為你被外在的感官所迷惑,真正的熱水必須靠著理性才能追求。
亞里斯多德:因為你沒有洗到,所以根本沒有熱水。
阿基米德:你要把王冠放上去,才有熱水漏出來。
康德:我們感受到的冷水是一種現象,因為事實上,大學是不存在熱水的。
黑格爾:熱水是一個抽象概念,如果用有限事物去體現無限概念,結果就是熱水的消失。
馬克思:表面上大學生使用著熱水,卻被熱水給異化,而讓熱水奴役其生活。
恩格斯:在這個時代,只有階級鬥爭才能解決上層官僚對無產學生的壓迫。
叔本華:意志決定一切,你相信他是熱水,他才會是熱水。
尼采:熱水已不復在,只有超人的出現,才能解決大學熱水的問題。
達爾文:適者生存,這是大自然淘汰無法洗冷水之學生的天擇。
泰戈爾:這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最後一滴熱水,在你開水的瞬間用完。
牛頓:因為鍋爐被蘋果砸到。
迪卡耳:我冷,故我在。
愛迪生:熱水是 99 分的天才加 1 分的奇蹟。
佛洛依德:你夢到沒有熱水?我想,這算是一種性暗示。
勞倫斯:行政大樓一隻豬打哈欠,透過複雜的非線性系統,將會引起男女宿舍的沒有熱水。
愛因斯坦:沒熱水是絕對的,有熱水是相對的,我想加一個唯度讓他合理化,就是官僚。
沙特:虛無的觀念來自於人的介入,所以「沒有」熱水完全是「人」造成的問題。
孔子:未知人,焉知水?
孟子:水豈不熱哉?水不得已也!......水豈不熱哉?水不得已也!
老子:冷可冷,非常冷。
莊子:子非水,焉知水不熱乎?
韓非子:無利,何以誘其而得熱水乎?
公孫龍:熱水非水!冷水亦非水!
孫文:熱水尚未燒好,同志仍須努力!
蔣介石:洗澡未到絕望時期,絕不放棄洗澡!
毛澤東:洗冷水不是請客吃飯,是不能溫良恭儉讓的。今天,全大學的學生,站起來了。
鄧小平:不管冷水溫水,宿舍裡的都不是好水。
強雄:想跟我鬥?鍋爐,熱水槽,蓮蓬頭都是我的,跟我鬥?我就要讓你全部洗到殘廢!
唐牛:熱水啊熱水,我真是猜不透你啊!
史蒂芬周:那還用說,冷定了!
至尊寶:曾經有一台熱飲水機擺在我的眼前,可是我沒有好好珍惜……
金田一:謎底已經揭曉了,兇手就在你們之中!(手指著行政大樓)
劍心:少騙人了!連熱水都沒有,還說什麼幸福?
碇真嗣:我想,這個時候,只要哭就好了。
文學系學生:熱水的消失從我的心頭抽走了憤怒;怒火無法燃燒他自己、點綴他的空虛。
歷史系學生:民生缺乏象徵著政權的瓦解;熱水的不穩定意味著大學即將滅亡……
哲學系學生:在討論為什麼沒有熱水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弄清楚,什麼是熱水。
心理系學生:我們被熱水給制約了。事實上熱水開關和熱水沒有任何關係!
資科系學生:鍋爐的儲存記憶體沒有 ECC 功能,才會這麼容易當機。
商學院學生:一開始就不應該把住宿費全部投資到行政大樓餵豬。
法律系學生:這是校方不斷違背契約,並漠視學生人權的具體行為表現!
應數系學生:冬天+沒熱水+住宿費 = 幹你娘!
醫學系學生:洗冷水造成的 decussation,可能造成洗行政大樓的生理機轉。
物理系學生:熱水遇到過多阻力,熱能消耗而水溫降低,我不排除阻力來源在行政大樓。
材料系學生:鍋爐、儲水槽和管線太老舊了,50 年代的東西怎能用到現在?要全部換新的!
土木系學生:整個熱水設備的結構設計錯了,這不拆除重建是不會解決問題的!
某校友:鍋爐很正常啊,怎麼會沒熱水?
教師:分散洗就沒問題了啊。
校務長 A:我哪知道啊!
校務長 B:這是一種教育。
校務長 C:啊又不是我在洗……
校長:什麼,宿舍沒有熱水,有這回事?

我是粉紅色

我是粉紅色
有人喜歡我
有人討厭我
蠻極端的
喜歡我的人就很喜歡
討厭我的人也很討厭
有人對我沒感覺
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粉紅色

我是粉紅色
盛放的茉莉花
童話故事的愛情
男人喜歡我
小女孩的臉
少女的乳頭
女人的嘴唇

女人都喜歡我
小女孩的帽子
少女的乳罩
女人的口紅

我是粉紅色
白色的單純
加上紅色的激情
這就是我

世界可以沒有我
因為只是少了一點色彩
世界不可以沒有我
因為童話故事不可少了愛情
男人不可少了粉紅色的乳頭

我是粉紅色
我找到我的存在價值
縱使我不一定要活下去
但男人女人們都好像比較喜歡我活下去

《The Dark Knight》

小丑成了主角,Heath Ledger 的演技不能再好,不能再看他的新作是很可惜的事。其實我很同情小丑這一角,痛苦把他淹沒了,他甚至忘記了是甚麼讓他變成這樣,只是將負能量發放到最大才能讓他好過一點。而蝙蝠俠正是他內心的一面鏡,所以他說蝙蝠俠是跟他一樣的異類。蝙蝠俠也是我很同情的一角,一直堅持他自己的原則,卻發現這種原則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無法接受人性的醜惡是蝙蝠俠的弱點,然而沒有人性的醜惡,蝙蝠俠的存在也就再沒有價值。所以他的內心其實也是十分痛苦和掙扎,人性的兩面到底還是要互相依存才能使一個人的心完整。而雙面人這一角就是要說明「互相依存」這個道理,就好像他手中的硬幣有正反兩面。痛苦之後他明白有些「原則」是沒有辦法再堅持,當人去到一個極限時,他需要另一個極限去彌補內心的空缺,這是我所感受到的。蝙蝠俠需要小丑,小丑也需要蝙蝠俠,雙面人需要正義,也需要邪惡。人不想有痛苦,但人需要有痛苦才顯出快樂的價值,才使得生命完整。

《完全自殺手冊》

昨天跟好友們談到世界末日的問題,提出了:「對你來說甚麼時候世界末日才是最好?」我牢牢記住了自己的答案:「越快越好。」然後今天想到了一件事情,其實每天都可以是你的末日 - 只要你能保證自己真的很想很想。不過如果你認為自己一個人死去不夠痛快,要全世界一起死才夠痛快的話,那麼就真的要等世界末日了。

不想製造恐慌,在打算繼續把我這些文字看下去的你,請抱持一個想法 - 我是一個怪人、不能以常理去判斷我此刻的想法。還有未滿 18 歲的人、意志薄弱的人、衝動派和松本秀人的 fans 不建議繼續看,準備好了看下去沒有?準備好就看下去吧!未準備好還是不要看好了。

不知是甚麼驅使我去看《完全自殺手冊》,其實很久以前已經知道有這本書,但一再喚起我記憶的是因為早前看過松本秀人的弟弟寫的「兄弟」吧。到這刻為止我的心情都是很平靜,看了少許後,我對「自殺」這件事和松本秀人的死有了新的看法。我認為自殺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項深思熟慮的決定。雖然為了一時衝動而自殺的還是大有人在,但我並不認為他們那一刻真正想做的是「自殺」這件事,「自殺」不該在這種衝動的情況下進行。反過來說,「自殺」就變成了一件積極的事。至少在完全清醒的情況下想要自殺,必須有一定的決心才能成功。至於動機可以有很多,不一定是覺得生存很痛苦。你永遠無法完全明白另一個人的思想,所以動機和心情也就無法完全明白。我想指出的是,在表面看來人生很美好,很積極,很有意志力,很快樂,很不可能會自殺的人,也有自殺的可能。因為「自殺」的動機真的很多,甚至很抽象,不是純粹以理智解釋得到。有人「實驗性」的自殺 - 例如以自殺這件事來驗證某些醫學或物理上的事情。有人「原因不明」的自殺 - 例如在甜蜜戀愛中訂婚後一個星期自殺。總之我不能說自殺的動機一定是因為不愉快(雖然大部分自殺者的動機依然是不愉快)。因為明白到這一點所以即使誰都不相信松本秀人是自殺,我還是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即使松本秀人的死是不是意外,始終沒有人能夠確定他那一刻沒有自殺的意圖。在表面能看出來的因素是很有限的,而最令我堅持這種新的觀點的是:他死亡的方法跟《完全自殺手冊》的其中一章十分吻合 -(如果這本書的醫學理據沒有錯的話)上吊是最成功且意想不到地迅速和沒有痛苦的自殺方法,只要擁有十多分鐘不被救的時間就足以致死。而書中提到「打算在自己的房間死去的你,沒有必要覺得高度不夠而放棄,房門的把手也足夠了...」真的跟松本秀人的死十分吻合,為甚麼上吊不用吊高呢?

「上吊的時候,血壓在一七○毫米汞柱的人,那麼他的頸動脈用三•五公斤,椎骨動脈用十六•六公斤的力量即可堵塞。如果腳部著地而膝蓋彎曲的程度,有全身體重的百分之七○至九○,(膝蓋著地也有體重的百分之二○的重量)壓到脖子上。譬如說,當體重六十公斤的人膝蓋著地上吊的方式,壓在脖子上的力量為十二公斤,頸動脈也自然地被堵住了。此時,對椎骨動脈而言還沒達到完全堵塞的地步,所以有微量的血液流向腦部,但這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比單純地勒頸還要好上幾倍。喪失知覺可能稍為晚點,但不會有以未遂而告終的事。也就是說,壓在頸部的力量哪怕只有體重的百分之二○,只要頸部形成角度,不完全把身體吊起來也能簡便地死亡。 事實上還有臀部和背部著地的例子(參照圖三),也有人說只要有三十公分的高度就可以死的。在歐美,甚至有人說腳部著地的情況較多。打算在自己的房間死去的你,沒有必要覺得高度不夠而放棄。房門的把手也足夠了,利用樓梯斜面也是個辦法。」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下午跟 Amon bb 說起邏輯和人思想中的矛盾問題,下班就去買了上次在 Kubrick 看到的哲學書,書名是「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其實每個人的思想都會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或衝突,除非用心克服過或者是天生的高人吧。而這種矛盾很可能會影響一個人在社區中的關係,若一個人有太多的矛盾或前言不對後語,別人會認為這個人的思路是十分混亂的,會直接影響他言論上的說服力,普通人犯這種毛病也許沒有甚麼大不了,但如果是政府或是甚麼領導層的話那就完全沒有公信力了。所以我認為想說話有說服力一點,想別人都聽你的,就好好充實自己吧。至少清楚自己的立場和思路,否則不要怪別人不聽你的一套。

所謂的 X 飯

看過一位 X fan 的 blog,感動得要命。大概說中了很多人的心事,認識了 X 以後的確會發現人生精彩了一點,忍不住要把它放在這裡。

轉載自:http://diary.blog.yam.com/zocobp/article/5510158


所謂的 X 飯(這裡的「飯」指 fans)

今天跟 h 聊到很晚
聊了很多事情
即使同樣身為 X 飯
有人在 major
時就喜歡了
也有人像我一樣是晚到的新飯
即使同樣愛 X
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也會有很大的歧異性
我該高興這是因為 X FAN
的範圍無敵大嗎(笑)
不僅僅是日本海內外、性別種族這種差異性
X 的飯最大的特色就是橫跨的時間區塊很廣泛
有 X 時期就喜歡的人
有 X Japan 時期的飯
更有 X 解散之後才成為飯的人
就這樣陸陸續續一直到現在仍不斷地有新飯誕生
X 飯的數量也許比不上主流音樂的市場
但是讓我最最佩服的就是「X飯的接受度」和那股「X的精神力」
也許 "X" 本身就代表著無限的包容性、無限的可能
所以 X 飯不管在什麼樣的年齡層、什麼樣的職業、什麼樣的社會階層都有
但卻一點也沒有任何不協調感
只要你雙手高舉著 X
我們就暸解你想說的是什麼
所謂的 X 精神
誰也說不清楚
但是那股力量透過音樂、言語、手勢與眼神的交流
就在 members
與 fans 之間川流不息
一直在想或許 X 的音樂、X 的外表、X 的輝煌紀錄都不是吸引我愛上 X
最重要的因素
(當然一開始是被音樂吸過去的XD)
只是,為什麼會是「X」呢?
接觸了 X 之後我慢慢將對音樂的觸角延伸到 J Rock
的領域之中
然後漸漸發現那就是自己想要的那一塊
我本來就相當沉迷於音樂
而 visual 正好有我找尋已久、內心所缺乏的部分
然而認識了愈多我對 X 的愛卻愈堅不可撼
找了 Miyavi 的音樂聽覺得不賴
我的 live 初體驗獻給了 Pla
不得不說的確被勾引了
欣賞到 LS 的音樂之後感覺超棒
到後來新手團 heidi.
我也一聽就傾心
但是真正可以放在心裡的除了 X 我找不到其他了
每一次看完其他樂團的演出後
我喜歡 X 的心情只會更多...
當然不是說那些樂團音樂不好或表演不完美
甚至 X 的 live
都沒有那些大團的完整
常常有意外事故(?)或是出槌的地方
但是好像只有 X 一直是「活」在舞台上的
該怎麼說呢...
就像 Miyuki
所說的『X 那六個,都是很纯粹的人啊!』
剛開始我還不明白自己為何單單被 X 所感動
只是看 live 的時候會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
舞台上的那些人是真真實實地在「活」著
那不是表演
更不是為了我們表演
而是因為"想做而做"
雖然這樣說好像有點奇怪 XD
但是我就是喜歡這幾個純粹的傢伙
"X" 的一切無論是快樂、痛苦通通可以感受得到
如同生命有難過悲傷、有憤怒、也有快樂
每次看著 X 就會覺得台上的他們就跟台下的我們沒有什麼不一樣
這個世界有許多事是令人想也想不明白
而我們就存在於這樣矛盾的空間裡
"X" 讓我深刻感受到「活著」這件事是多麼辛苦卻又多麼動人
或許等我接觸到更多不同層面的音樂後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發現有像 X
這樣富含生命力的樂團
然而X FAN 有一個心酸處就是...
當我一個喜歡傑尼斯的室友在煩惱該買哪一種周邊或是沒有錢敗 CD
這一類的事時
然後我就會跟她說:其實妳很幸福...喜歡上一個已經解散十年的樂團連資訊該去哪裡取得都不曉得
所以常常會上網拍用四個小朋友以換取「心靈的撫慰」
沒錯,就是撫慰 XDD
處於一個沒有 X
的年代實在是太寂寞了
我們只好從那些被遺留下來的美麗證據來尋求慰藉
有時候室友還會問:妳怎麼又再看同樣的影片?
我回答:妳不也是嗎?我看妳常常在看
她說:哪有?****的演唱會啊同一場我不會看超過兩次!
被戳重要害的我淚眼婆娑地說:不一樣啊、我能看到的也就是那幾場...
(↑當然,這些都是2007年以前的悲慘情況,現在的 X FAN幸運多了)
所以我也常常在想而且真的很難想像...
從前的 X FAN
怎麼可能有辦法承受樂團解散、成員去世的痛苦
到這十年所付出的漫長等待
那時候的 FAN
大概是生活完全失序的狀態吧
我光想像就快崩潰了
竟然有人必須經歷過這麼痛苦的事...
果然啊~
在無常的人生當中
心有所依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在認識 X 以前或許我是無所憑依的吧
傻傻的念書
傻傻的談戀愛
傻傻的吃飯睡覺看電視
傻傻的過日子
人生也沒有什麼好不開心或值不值得的
或許這也是一種生存的方式
只是那時候的我還未發現人生能有另一種活法

《Sex & The City》

即興看了《Sex & The City》,太好笑了!最好笑大概是花指環那一幕。即使電視版一集也沒看過,不過仍看得十分明白。看過《Sex & The City》,作為女人應該有點啟發,因為 It's not about sex,It's all about love!大都會的女人,大都會的愛情,四十歲嫁不出還是要活得漂亮 - 這是我看後的感覺。真渴望有那樣的姊妹,即使嫁不出都死而無憾。人大了是否會重視友情多一點?因為真正值得信賴的人已剩下沒多少個。歲月是最好的證明,經得起歲月的人很值得珍惜,朋友之間沒任何承諾沒任何山盟海誓為甚麼反而最可靠?婚姻 - 簽了婚書有齊各種儀式,還是可以有婚外情。我從來都是他媽的不相信婚姻,我更不要重蹈我母親大人的覆轍,一個人帶著兩個小孩起一個家像甚麼?!孩子不需要一個沒有父親這角色的家庭!(直至今天我還是可以很激動的說,要搞離婚的人請別要生小孩)當母親大人回頭一看的時候就會明白自己當日的決定是那麼草率,所以她時常都提醒我不要像她,是她教曉我婚姻是不可靠,男人是不可靠,我才不要當這種草率的女人。至於愛情就從來都沒保證,是最脆弱的一種關係,既沒儀式也沒共識,易來又易去也。所以說人大了,即使喜歡也不易說出口,因為怕少了一個朋友,有可能成為知己的人實在太珍貴。

潮人潮語.滿城風雨

「潮人潮語,滿城風雨。」考評局成功將本地次文化推到另一個層次。雖然會考對我來說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但今年會考戰況如此激烈,我實在不忍心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

記得當年會考的英文寫作,「情書」一題極具爭議性,角色性別有混淆之嫌,對十六歲的我來說,也不太懂寫一封像樣的情書,不過就是「膽粗粗」的選了這題作答,最終得了個 E。

時至今日,考評局戲弄考生的手段已進化到更高的程度,然而,這正好證明了考生並非無知的書獃子,他們的中文應用能力,創造力,似乎比想像中高。自以為很「潮」很了解考生思想的出題者,其實只是暴露了腦袋的無能。不論要諷刺甚麼時事,也不該出這種沒頭沒腦的「潮題」。「潮卷」完全令我覺得考評局貶低了中國語文的高尚,也貶低了考生的智慧,我還是比較欣賞考生的創意。

《Across The Universe》 - 向披頭四致敬

2008 心動之作 - 音樂、電影、愛情及視覺藝術的融合 + 感官享受

第一次上百老匯電影中心,就是看這齣《Across The Universe》(戀愛心曲)。很喜歡歌曲的重新演繹,尤其是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完全描寫到歌詞的重心。把男主角的名字刻意設定做 Jude,也是導演的用心,歌曲成了電影的推進,相輔相成,恰到好處。演員也將歌曲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重新改編和演繹比 Beatles 原曲別有一番味道,真的看得津津有味。

另一方面,視覺元素也頗有心思,色彩配搭得宜,彩色雨傘一幕跟歌曲互相輝映,戲劇一幕用了 collage 做背景,也是很獨特的表現手法,肯將手作搬上大銀幕的人現今確實少見,連美國徵軍 Poster 也加了 Animation,是對戰爭的幽默諷刺。還有,士多啤梨血海一幕真的太震撼,變成 Logo 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喜歡 Art & Design 的人不要錯過。

整體來說是視覺 + 聽覺的享受,有喜有悲,有感動有憤怒有愛,結局也令人看得窩心。可謂內容豐富、歌曲動聽、演員迷人等等的作品。

自問喜歡藝術,喜歡戀愛,喜歡音樂,喜歡欣賞好電影的我,當然要向大家推介。

Aaron de show reel 舞林正傳延續篇

情緒高漲指數爆燈,450 度旋轉舞台,「High 過玩 G-Force」!相信看過 Aaron Live 的人都會認同,Aaron 是屬於舞台的。無論曾經,或是永遠。我雖不是 Aaron 的 fans,但畢竟由 6 歲開始聽他的歌,6 歲開始跟著電視螢幕跳「對你愛不完」,也難免有點感情的,很高興在有生之年能看一次 Aaron 現場版「對你愛不完」,至於 Aaron 的情歌,非常經典的一曲「愛的呼喚」,也是我當時十分喜歡的。我想,如果我是 Aaron 的 fans,肯定如痴如醉了!









How to make Mrs. Fields Cookie?

昨天弄了古古力曲奇,第二次弄古古力曲奇,轉了食譜,成功了!剛出爐不久吃,九成像 Mrs. Fields Cookie,不過今天吃就差一點了,下次還是不弄這麼多了,即日吃完就會十分美味了!
跟大家分享食譜吧!

Mrs. Fields Cookies (56 pieces 2" cookies)
Original Website: http://www.cooks.com/rec/view/0,1910,154165-234194,00.html
Adjust by: RR

Ingredients:
113.5g Butter
113.5g Brown Sugar (I use dark sugar instead of brown sugar, I think the taste is similar)
113.5g White Sugar (I suggest to use 70g - 80g as the color will be better and not too sweet finally)
227g Plain Flour
1 Egg
1/2 tsp Vanilla oil
1/4 tsp Almond oil
1/4 tsp Salt
1/2 tsp Baking Soda
1/2 tsp Baking Powder
1 1/4 cup Oatmeal
2-3 oz Hershey chocolate chips

Instructions:
1. Cream together butter, white sugar and brown/dark sugar. Add egg, vanilla oil and almond oil.
2. Put small amounts of oatmeal in blender; blend until it turns to powder; set aside.
3. Mix powdered oatmeal, flour, salt, baking powder and baking soda.
4. Combine all above ingredients except chocolate; mix well.
5. Add chocolate chips.
6. Make golfball sized cookies, spaced 2" apart.
7. Preheat the oven at 180C, 20 minutes. Bake on an ungreased cookie sheet for 15-20 minutes at 180C.

Kenix Cheang

由第一次在港台聽到「刻骨銘記」,到看過她的 Xanga,才開始認識 Kenix Cheang 這個人,並漸漸欣賞她的音樂造詣、熱誠及對待人生的態度。在現今樂壇上的確是難能可貴的音樂人,在音樂上我對她的期待就好比當年容祖兒唱「逃避你」一樣,令人覺得她有著極豐富的潛力。其實對她的期待應該比當年的容祖兒還要多一點,因為沒有想過香港可以有這樣全能的音樂人,作曲填詞編曲監製樂器伴奏主唱演繹和音幕前幕後男聲女聲高音低音…… 她都可以一手包辦。而最難得的是她一點也不驕傲,一點也不冷漠,從她的 Xanga 一字一句也不吝嗇暴露自己於觀眾面前已能證明這一點。她肯定是平易近人的,不像有些歌星雖然成功,但卻十分自負。還有最最最難得的是看過她的 Xanga 知道她除了音樂以外,對人生和周遭的事都很有感情的,最叫我刮目相看的是年紀輕輕的她竟會助養小孩,作為她的欣賞者我實在感到十分榮幸。

藍莓鬆餅

早陣子媽媽買了我人生第一個焗爐,今天「開齋」!處女作是藍莓鬆餅,期待已久了。不知何時愛上整餅,不過向來喜歡弄甜品,只是沒有人喜歡吃我做的食物吧。自問過去做過多次食物不過都未有被說成「好吃」,但今次首度嘗試焗藍莓鬆餅竟有突破性發展,雖然賣相普通,但媽媽吃後大讚十分美味,不過我自己就認為差一點,奶好像多了,麵粉少了,以致鬆餅頂部沒有爆裂以及質感偏向幼滑,不像市面上的 Muffin,不過以處女作來說已經很滿意了,呵呵!









Forget Forgot Forgiving

有人說,愛是 Forget Forgot Forgiving,然而你肯原諒人,不代表別人肯原諒你。有些事情錯過了就不可再重來,改了自己的衝動,也放下了所謂的面子和尊嚴,誰真的要用一時之氣換取一刻的勝利?結果還是輸了全部。也許我的心已不再年輕了,愛又有多少次可以再重來?但有誰人明白我?

《地獄第 19 層》首映後感

不知何解,早在幾週前買了《地獄第 19 層》的首映戲票,驟眼看來這齣戲似乎一點都不吸引,從電影海報的平庸,到選角的差馳,由始至終給人的感覺都是:典型的青春鬧劇 + 恐怖元素 + 港式拍攝手法,似乎一切都未有突破然。而我卻特地買了這齣戲的首映戲票,也許一切來自心底裡的好奇,就像電影裡的學生們一樣,認為中國人所說的地獄向來都只有十八層,那第十九層到底是甚麼?又或許我知道這戲是改編自一個網上受歡迎的小說,對於喜歡小說的我來說到底還是想藉著看此電影而了解一下這個故事。

電影比我預期中偏差了很多,不免令人有點失望。我以為看罷我至少能夠明白何謂「地獄第 19 層」,而偏偏導演沒有交代這一點。整個故事蘊含著道德倫理因果觀念,背後的意義是借「地獄」的由來反映人的心魔和罪孽,這個概念其實很不錯,只是很可惜未能把感覺植入我的腦海。導演黎妙雪跟觀眾分享電影時直接道出了並沒有讓觀眾看到地獄第 19 層,而劇中的所謂「第 19 層」其實是葉 Sir 內心的呈現,那給我的解釋就是以下兩個的其一:

一、人始終逃不過自己的罪孽
二、人只有通過 18 層地獄終極的試煉(面對自己的罪孽)才能讓身心淨化而達到地獄第 19 層(天堂)

至今依然摸不著頭腦,到底導演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甚麼?如果導演可以捉緊故事的焦點那麼整體感覺就會好得多。

《不能說的‧秘密》一看再看後感

《不能說的‧秘密》

想不到自己一看再看,上一次看沒有甚麼期望進場,也許電影海報跟名字都沒有吸引我看的衝動,而當晚看午夜場也實在太累了,覺得劇情有點複雜,沒有刻意去思考,結果完場時是一知半解。只覺得桂綸鎂有氣質,配樂十分動聽,攝影的角度、燈光、調子都非常脫俗,氣氛的凝造不錯,是拿滿分了。最美妙的是琴聲竟在我心裡一直迴盪著,唯獨是對內容仍然有所保留,畢竟時空交錯對我來說並不是甚麼新鮮的題材,而這也令我錯覺要稱得上好,必然要比得上前人所拍的這類電影。

然而第二次進場領略到的似乎多了,也能重新組織一次錯過了的情節,細味之下才發現故事的佈局和伏線原來細膩得很。由人物的特徵和表情到一支小小的塗改液,所代表的東西周導都想得很週到。戲裡沒有半句說話半個表情半個角色是多餘的,能夠做到這點已經叫觀眾拍案叫絕了。作為觀眾這絕對是一部近乎完美的電影,但若要更高層次地批判,那必定潛藏著一些瑕疵因為這始終是一部未成熟到可以媲美經典的作品。但是作為周導的處男作,這無疑是超出普羅大眾的預期水準很多了。

另外,周杰倫的才華的確令人刮目相看,雖然葉湘倫這個角色沒有直接考驗他的演技,但卻正好讓他的強項 - 彈鋼琴含畜地突顯出來。如果說周導驕傲也是可以理解的,有實力而驕傲總好過沒有實力但鋒芒畢露。其實一個人成名以後就一定會被批判、被挑剔,出色的人會更加容易成為焦點及被討論,正所謂「不招人妒是庸才」。所以可接受的批評只是更能襯托那人出色而已。周導,我支持你!

生病.心病

聽甚麼爛音樂
讀甚麼爛文學
沒有你的聲音
世界變得很靜

日子十分頹廢
幾天沒有寫字
別以為我死了
我不會跳下樓
但這等同死了

如果沒有聲音
如果沒有文字
等於沒有生命
也沒有維他命

《格斯》 秀明

回想起今期字花裡頭一個短篇小說的情節,牽動了我某個神經。暗戀、逃避和豁出去愛一個人的感覺,很簡單的故事,卻好像讓我經歷了人生裡一個階段。是令人感到舒服自然的小品。而且內容夾雜廣東話,想不到是頗具個性的文章。

《格斯》 秀明 -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寫作

近日又開始了在餘暇寫小說的生活,幾年前寫的那個好像再也寫不下去,只好寫一個新的。寫小說對我來說是一種調劑,對於太多規限的設計事業有著平衡的作用。我喜歡寫小說,因為那幾乎是沒有限制概念的創作,無論是怎樣的故事,超現實的、生活化的、變態的…… 寫多少也是由我一個人來決定,唯一的限制是只能以文字的方式表達。但這反而更好,因為只要有一筆一紙在手已足夠。就是用那種最簡單、最原始的方式已能做到心裡所嚮往的事。對比起各種形式的創作,我始終最愛拿起筆和紙寫屬於自己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儘管文字不能百分百表達一個人的思想,但它依然流露著作者的本性。

鐵欄般的囚禁

上司要我想一下男女廁的標誌有沒有些新的表達方法,於是我在男女廁的標誌上畫上了茅廁的圖像以及不同性別的如廁方式。坦白說,此舉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設計的存在是為了改善生活,既然所有人都明白藍色人形圖像和紅色人形圖像分別代表男女廁,為何要推翻這種記認?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以逆轉的方式進行,這似乎跟「設計」本身的用意背道而馳。而我那「過份大膽」的表現方式結果被稱之為沒有美感、沒有必要、太惹笑、兒童不宜及性騷擾等。

上述評語除了「沒有必要」一項之外,我完全不能認同。以動作圖像去表現如廁等於「沒有美感、太惹笑、兒童不宜及性騷擾」這未免太誇張了。

再一次見識到這城市的保守、侷促和規限,這些看法就如鐵欄般囚禁著我,甚至整個設計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氣氛。難怪皇后碼頭會被拆,中大學生報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西方的文學及藝術會成為書展的禁書。在這片爛地,到底還有甚麼可以生長出來?在這個大氣候,到底有甚麼值得我們反思?

P.S.「凡事必禁」只會弄巧反拙。要知道,「無慾」是個人的修為,「禁慾」則是壓倒式的獨裁。

價值

我一直都認為,人是需要獨立地生存,獨立的意思是不受外界影響自己的生存意慾、思想模式、情緒反應等,所以我向來都跟隨自己的感覺做事,不太願意聽命於人。如果別人說甚麼我都接受,我都會照著去做,那好像等同於一台調較了「自動接收」模式的機器,一個不懂得思考的軀殼。簡單點來說,就是「我之所以存在,並不是因為別人需要我」。

然而,後來我才慢慢發現,依靠著某些事物而生存的人、因為外界的需求而生存的人,也許有另一種價值。有人說,一個人的價值是由別人來定義的,即使我是個糟透的人,但我母親需要我,那麼我也是有價值的。

有了這樣的想法,使我明白到接下來的種種。

所謂有價值,並不是一定要做很多偉大的事。小孩子都知道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的貢獻、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中國歷史寫下一頁、莎士比亞的文學成了我們人生的課題。然而,沒有平民百姓,沒有草根階層,怎樣映襯出他們的過人之處?在你和我身邊,其實有很多不起眼的小角色,那些被忽略的群眾,低叫著、努力著、默默耕耘著。就如每天在街市「劏魚」的大叔,很草根的角色,但我很佩服他能伸手入魚缸拿起兩三條仍在拼命掙扎的魚兒,大刀劈下去,我感覺到他那染血的圍裙散發著濃烈的腥味。至少,這種草根角色,也不是每個人都做到。

說到這裡,我就知道,即使有些事情不是為自己而做,那也是會被欣賞的,因為,對於欣賞你的人來說,你是何等的重要。

《樓下的房客》讀後感

花了兩個晚上,徹底地讀完了九把刀的作品 -《樓下的房客》。

打從心底佩服他那種自導自演,自圓其說到天衣無縫的精神。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他以非常冷靜及理智的語言,來描寫殘酷得叫人心寒的情節。看完後我有一種感覺,就是打從一開始看此書,就像把自己送到地獄的入口。你不會有心跳和震憾等的撕裂感覺,卻有種沒完沒了的不寒而慄…… 還有,我最喜歡他那個結局,因為那壓根兒就是一種循環,並不是甚麼所謂的「終結」。大概將這小說改編成一部電影會是非常出色的。而每一個角色也可以是個獨立的故事。

我不想在此提及書中太多的內容,因為那是十八禁的,只能說那是個由偷窺衍生出更大罪惡的故事。我欣賞作者的創意,以及他的黑色幽默。

特別想提及的是,看完此書後我立刻在網上翻查著「Gloomy Sunday」這一死亡樂章的資料,務求令整個人也浸淫在這可怕和跟死亡扯上連繫的氣氛當中。這感覺實在是太爽了,前所未有的快感。

大概你們也以為我已在做變態的白日夢吧!沒錯,這可能也是一個循環。

P.S. 原本是要看「24 個比利」的,卻無意中看到此書,在網上試看後便匆匆買下了。

堅持

我從來都不會刻意討好任何人,那好像是一種虛偽的行為,因此覺得沒有人會真正的喜歡自己。喜歡我的人,通常是別的原因,認為我有點專長,或是因為我偶爾會打扮得十分動人。然而,我從沒想過要改變,從沒想過要當一個虛偽的人。至少,奉承的事我還是做不到。只是,我開始發現這種個性會對我有點壞影響。我有時也討厭自己,但就是不想背叛自己,唯有做一個孤獨的人,避免跟人接近,也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衝突。為何人總是希望別人成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而不可以接納不完美、或是自己不喜歡的一面?如果說堅持自己的個性是自私,那麼不願接納人的人也是自私,世上到底有誰不自私?每個人都只不過是各自堅持著自己的生活方式罷了。

兩個自己

有些人覺得我喜變、易忘情,有些人覺得我重情義;
有些人覺得我思想不簡單,有些人覺得我思想單純;
有些人覺得我會打扮,有些人覺得我很「薯」。
我正沉默地飾演著兩個自己,然而只有真正了解我的人,才會看到我真實的一面。

「別人眼中的自己」

其實由始至終,我們都飾演著「別人眼中的自己」,總是怕別人認為自己不夠好,於是努力地去做某些事或改變自己,務求得到認同。但總會在某些夜闌人靜的時刻察覺到原來那並不是真正的自己,也許那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正因為世界如此也就不自覺地戴上了一個面具,當脫下面具時仍然接受自己的人,才是令人想要珍惜的。

夢與現實

所謂愛,只是在腦內一個殘留的記憶,在現實也許並不存在。追求愛情其實就等於夢與現實的一場角力,我們往往會滿身傷痕,最後卻發現在現實裡甚麼也得不到,除了那一個疑幻似真的夢。夢有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聯想出來,實際上並沒有發生,可是我們堅信那個夢就是現實,是切切實實地在發生。

我從來不知道夢何時會醒?何時又會繼續重重覆覆的造夢?沒完沒了……
徘徊在夢與現實之間的我,分不清路向該往哪裡走,心真的很累很累。沒有因為任何人,只是腦海中的一切從來都擺脫不了。

急性角膜炎

急性角膜炎,我不幸患上了,都是隱形眼鏡惹的禍。昨晚戴完隱形眼鏡,淚水便一直在流,因為眼睛痛而睡不好,今早醒來時雙眼通紅,如果弄不清別人還以為我哭了幾天幾夜。

告了假去看醫生,要吃四天消炎藥,眼藥水有兩種,還有眼藥膏要把像果凍的物體擠進眼珠,只要聽也覺得十分可怕,但只要能令眼睛快點復原我也要忍耐一下。不敢睡,除了因為當睡醒張開眼睛時會感到不適外,更怕的是一覺醒來會從此看不到這個世界,從此看不見你。第一次覺得事態嚴重,連醫生也說病情不算輕微,真的太害怕了。

眼睛是靈魂之窗,試問如果沒有了,跟一個死人有甚麼分別?雖然盲了會看不到醜惡的事,但這並不等於醜惡的事沒有發生。無論如何也真的接受不到一輩子活在黑暗。

《死亡筆記》

看了期待已久的《死亡筆記》,當然我還是較愛漫畫版了。中村獅童配音的死神不俗,松山研一也演得很接近漫畫版的 L,相比之下藤原龍也就有點遜色,不夠漫畫版的夜神月冷酷。故事編排也不夠漫畫版的緊張,有點拖慢了的感覺,不過可能因為要遷就未看過漫畫版的人吧,節奏太快則難以交代。但對於看過漫畫版的人相信對電影會有點失望,除了因為節奏慢了,還因為部分情節與原著有所偏離。不過最意想不到還是那個「結局」,個人認為「結局」之後的情節才是戲肉,同時我也認為彌海砂太遲出場了,因為兩個奇拿同時出現也是最精彩的一部份,現在只好再期待了。

蠍子的執著

有天蠍子在河的另一端想過河,突然見到青蛙正想過河,蠍子要求青蛙揹牠過河,因為牠不會游泳。青蛙說:您有毒又會螫人,我才不敢幫您!蠍子說:如果我螯了您,我也活不成,我怎麼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呢?青蛙想想有道理,便答應蠍子到了河中央,青蛙突然又麻又痛,原來蠍子還是螫了牠。臨死前青蛙不解地問:您為什麼要這麼做?這下子我們兩個都非死不可!蠍子回答:我是不得已的,因為我的本性如此。

當天蠍不再執著於毒刺,牠用什麼去保護自己?當獅子不再執著於威嚴,牠用什麼去當萬獸之王?當天秤不再執著於平衡,牠就不再叫天秤座。

每人也對自己心中的一套有所執著,只是我們所執著的事情不同罷了。我不會干涉你心中的一套看法,你又何必干涉我?

《獨家試愛》

終於有空,看了《獨家試愛》,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會因這樣的電影而哭,沒有想過看完後會變得心情沉重。是有太多共鳴了吧?雖然所有情節都只是那麼瑣碎,卻因為這些小事而為電影添了一份真實感。

不知怎的,覺得方力申演「林生」這角色很貼切,可能他給我的感覺都是一個三心兩意的人吧!兩位主角幕前幕後都是配襯的一對,難免擦出火花,他們比我預期中還要演得真實自然。戲中不能完全否定方力申對吳佩慈的感覺,這充份反映了男人的本性。他對妻子說吳佩慈只是他的好友,但關係卻甚親密,在女人的角度他已經背叛了她。也許在戲中方力申只愛他的妻子,但這種愛的定義跟鄧麗欣所想的完全不同。

故事背後的意義其實很悲哀,不但說明了婚姻是互相隱瞞,更重要的是道出現代愛情道德關係是何等的兒嬉。為何人總要等到失去後才懂珍惜身邊的一個?

愛情與吸煙

愛情對你來說就好像吸煙,想吸的時候可以拼命的吸,不想吸的時候可以隨時戒掉了。隨便的點起,卻又隨便的把它擠熄。香煙就像你愛的女人,它們傷害你,你卻深深的愛著。對於你給我的傷害,就像二手煙,我從來沒有權利去控制自己吸或不吸,只有當你點起一根香煙的時候,我又再逆來順受,我說我不介意,但心裡是否真的不介意?我不是你的香煙,我只是吸二手煙的人。如果有來生,我要做你的香煙,雖然吸一根煙的時間很短暫,但我要你對我的愛真真切切地存在過。

廣告設計

喜愛設計,因為全都是 eye candy,是視覺的享受。

看到一個廣告,頓時想起當年一個外國廣告,小朋友因不夠高而先買一罐可樂,踏在可樂罐上,為的是汽水機裡一罐百事,直接了當。只覺得,在香港,這類攻擊性的廣告不能存在。

其實,一個好的廣告,是不需要貶低對手的。

《The Wedding Date》

在別人的介紹下,看了《The Wedding Date》,這是一部看完不會令人覺得很深刻的電影,卻在某些情節會令人發出一個會心微笑,是輕鬆幽默的愛情小品。

男主角最後說了一句:喜歡跟妳吵架,多過跟其他人做愛。其實某程度上,我也認同吵架是一段健康感情中必需的,只要不過份的話,吵架也是一種溝通。可是不是人人喜歡跟我吵,我也不是那種天生喜歡爭吵的人。願意跟你吵架的人,才是真正想瞭解你的人。

絕對認同:無聲是一種無形的,最遠的距離。

《感官樂園》 vs 《感官世界》

看完了《感官樂園》才發現,我想要看的一部電影叫做《感官世界》,卻錯手拿了這張感官樂園。幸好還是不俗的,典型的藝術電影,全片的氣氛很安靜,喻意卻很大。日韓的電影,跟西方電影有不同之處,大多節奏都比較慢,而且多用間接手法去表現故事重點,卻有令人難忘的場面。所以,看膩了西方電影,偶爾看一下日韓的電影
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喜歡劇中尾段,女人擁著自己的丈夫,其實是隔著他與另一個男人接吻,道出世事難分真假的道理。整體效果不錯,是脫俗的一類電影。

隨筆

不想因為一些人一些說話,而背棄了自己所愛的。我從不介意接受批評,因為那總好過對我無話可說,總好過無聲無息地將我放棄。情人如是,朋友如是,師長如是。到底有甚麼不可以直說?還是覺得即使說了也不會改變甚麼?若然真的如此,算了。大家也抱著這種態度,是真的不會改變甚麼。討厭這種感覺 - 被人放棄的感覺。跟被拋棄沒有分別。

晚上,心情一直不好,花了千多元,一口氣買完了一整個夏季該買的衣服。那一刻,突然覺得,終於呼吸到空氣,何等暢快。彷彿再多的不認同亦不再重要,人生不是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嗎?

從不認為自己所要面對的比別人多,其實我該慶幸的。然而,我在別人眼中總是個不太討好的人,是我不會刻意去討好任何人吧!所以路難免會崎嶇一點。

說話,我從來都不懂;畫畫,自問都不太懂。只有在這裡,只有文字,才能令我真正的表達自己所想。

所謂的曾經 就是幸福

近年流行寫 Blog,從 Showhappy 般到 Xanga 的幾個月,我覺得自己的文字風格改變了,不再是寫抒發情感的文字,而是寫對事物的觀點。

不想因為生活忙碌而放棄記下一些點滴,更不想這裡任何一篇文章是馬虎了事,畢竟我對寫作的狂熱,比任何人或事還要多。

看別人的 Blog,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份,偶爾會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




當你碰到某個對你特別的人 
不要太輕易就感動 
當你碰到某個讓你心儀的對象 
也不要馬上深陷 

當某天有個人向你告白 
也請你慢慢發現他的好 
當某天有個人對你傾吐 
也不忘靜靜聆聽他的心 

欣賞你的人可以使你充滿自信 
批評你的人可以使你愈挫愈勇 
傷害你的人可以使你更加堅強 
疼惜你的人可以使你知道感恩(付出) 
依賴你的人可以讓你擁有能力 

沒有不好的人事物 
只欠缺不好好用心體會的人 
付諸熱誠還以原色過個好的藝術生活饗宴週遭 

一直以為幸福在遠方
在可以追逐的未來 
我的雙眼保持著眺望 
我的雙耳仔細聆聽
唯恐疏忽錯過 
後來才發現
那些握過的手 
唱過的歌
流過的淚
愛過的人……  

所謂的曾經
就是幸福

不知道自己有孩子的父親

看到一位同事的女兒,有點意外。作為一個大概二十五歲的男人,沒想到會推著一輛嬰兒車,跟同事們說車上的兩歲小女孩是他的女兒。

有時我會想,你會不會害怕,有一個女人,曾經懷著你的骨肉,卻沒有告訴你。我又會想,我過去的男人,會不會有某位已是別人的父親,而我卻不知道。

我這個年紀的女人,如果有了小孩,大概一定會跟男人算賬,但如果這個女人在五年後懷有小孩,經濟獨立了的她,如果不確定那個是否好父親,她是真的可以瞞著男人,把小孩生下來,獨力撫養。

曾經在收音機聽過類似的個案,一個四十歲的女人把故事娓娓道來。她二十歲那一年,恨透了一個男人,身體裡卻懷著他的兒子,他瞞著那個男人把兒子生下來。到兒子二十歲的今天,他說要看看自己的生父是甚麼模樣,女人常跟兒子說照照鏡子便知道父親的樣子了,可是兒子卻依然嚷著要見父親,然而當年那個男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個兒子,於是女人便致電到電台問如何是好。

在這件事上,兒子跟父親不能相見,大概是最正常不過的結局。那個女人堅決說絕不後悔自己的所為,言談間聽得出那個女人到今天還是恨那個男人,雖然她對兒子來說是個比較自私的母親,但不知怎的那個女人卻有令我欣賞的一面,當她在做別人認為是錯的決定時,其實她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及意志。

在人生中,我不希望自己當這種角色。但有時我想,年輕時因為叛逆而闖禍,誕下一個孩子,也許不一定是件壞事。至少,在低潮的時候,有令你快樂的回憶;在寂寞的時候,有令你寄託的人和事;在失去意志的時候,有令你堅強的理由。

《Brokeback Mountain》

看了《Brokeback Mountain》,大概是李安獲獎後才有叫我去看的衝動。這絕對是一部令人有很多反思及深思空間的電影。起初沒有期望甚麼,以為又是春光乍洩一類的電影。可是看過以後,想法不同了,明白他為甚麼會獲獎。拍這種電影,也許需要極大的勇氣和立場。

戲中描寫了很多的感情,以及人生的無奈。雖然兩位主角飾演男同性戀者,但全片的重點似乎不是這個,而是兩位主角之間的感情,令人有種震撼的感覺。

但在我的立場,焦點卻落於那兩個小女孩的母親身上。她對丈夫的感情不及兩位主角之間的感情教人覺得偉大,然而,這就代表她淡淡的愛沒有價值嗎?觀眾們都似乎只看到兩位主角的無奈。

片中兩位主角的愛情看似悲壯,但他們的片刻快樂,嚴格來說,是兩個女人的傷心造就出來的。難道女人對男人的愛情就不夠悲壯?

終於明白到,一個世界不是只有兩個人相愛的道理。沒有社會的阻撓,沒有其他人的白眼,就不能造就出這樣動人的故事。看罷,會有點點難過。

要讚的是李安對愛情的描寫十分細膩,從一個眼神,一句說話,兩件染血的衣服,兩把相同的餐刀可見。兩位主角亦很投入,為角色加添了生命。

其實,對這部電影有說不完的話,能觸動我的情節實在太多。但自問有些地方還未懂得欣賞,所以還是不在這裡暢談。

婚姻.愛情

婚姻是找個生活上的伴侶,愛情是找個一輩子不能忘記的人。

如果你說不愛我,我要對你更加好,因為這才是令你刻骨銘心的辦法。